查看原文
其他

融资额腰斩但仍有千亿,医疗赛道 2022 年诞生8家独角兽

冬雪 IT桔子 2023-01-19

作者:冬雪  来源:IT桔子


回顾 2022 年,国际社会风云诡变,奥密克戎也为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变化。但即使如此,2022 年医疗健康行业似乎依然是保稳的投资方向。IT 桔子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一级市场医疗健康行业合计发生近 950 起投资事件,交易金额超 1000 亿人民币,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达 1.25 亿元。
但高门槛、高前期投入的医疗健康行业又给投资者设置了一层屏障。已在行业深耕的投资机构一年可收获 10 家左右 IPO,而在「屏障」之外的投资机构也在集结人力和资金,虎视眈眈。2023 年的医疗健康领域,依然会热闹非凡。


2022 年医疗健康行业一级市场投资数据解读

在人口老龄化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下,医疗健康行业发展速度加快,相对应医疗健康行业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也逐年提升,吸引高瓴、红杉中国、腾讯等明星投资机构一次次重金下注。

据 IT 桔子统计,2013 年-2022 年医疗健康行业交易事件实现 5 倍以上增长,合计交易金额更是翻了超 10 倍。2013 年医疗健康领域合计发生交易事件 182 起,交易总额 99 亿元。2014 年交易数达到 442 起,同比增长 142%;2015 年医疗健康领域交易事件大幅提升,达到 903 起,较 2014 年增长 103%;2015 年-2020 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交易事件稳步上升,每年基本在 1000 起左右,到 2021 年交易事件一跃突破 1500 起,到 2022 年交易事件再次回到之前水平,为 942 起。
从交易总额来看,2013 年-2021 年整体保持一路直线上升趋势。2021 年 1513 起交易事件合计交易金额达到 2600 亿以上。到 2022 年,942 融资事件合计融资金额为 1184 亿元。

分析医疗健康行业历年单笔融资平均值可以看出,在 2010 年-2016 年期间,单笔平均值基本在 5000 万人民币左右。自 2017 年到 2020 年,单笔平均值实现直线上升,自 2017 年的 7000 万增长至 2020 年的 19400 万,增长 177%。
到 2021 年,单笔融资金额较峰值有所下降,降至 17000 万,2022 年这一数值再次走低,降至 12570 万。虽有所下降,但 2022 年的单笔平均值在近 15 年的时间里,也仅低于 2020 年和 2021 年。
再从每年融资不足平均值的企业占比来看,整体在 70%-80% 左右波动。2013 年-2019 年医疗健康行业融资额不足平均值占比基本在 80% 左右,即仅有 2 成左右企业当年融资金额超过单笔平均值。到 2020 年,融资额不足平均值占比下降至 71.6%,较之前降低 10 个百分点,之后到 2021 年和 2022 年,融资额不足平均值占比均在 70% 左右。

IT 桔子将一级市场融资阶段分为早期融资、成长期融资、中后期融资以及战略投资。早期融资包含种子轮、天使轮及 Pre-A 轮;成长期为 A 轮到 B 轮阶段;中后期则为 C 轮到 IPO 阶段。医疗健康行业一级市场融资一半左右在成长期阶段。
数据显示,2013 年医疗健康行业早期融资占比 37.9%,成长期融资占比 49.5%,中后期融资占比 7.1%。2014 年和 2015 年,医疗健康行业早期融资占比逐年上升,到 2015 年达到 48.6%,2015 年成长期占比降低至 43%,中后期占比为 5.4%。
2016 年-2020 年,医疗健康行业早期融资占比逐年下降,到 2020 年早期占比仅为 22%,较 2015 年最高值降低 26 个百分点。2020 年成长期占比为 46.3%,由此当早期占比降低的时候,成长期占比并没有增长,反而是中后期占比自 2015 年的 5.4% 增长至 15.3%;战略投资占比自 2015 年的 3% 增长至 2020 年的 16.5%。
2021 年-2022 年,早期融资占比和成长期融资占比均有小幅度上升,中后期和战略投资则是均有小幅度下滑。2022 年早期融资占比为 34.4%,成长期融资占比 47.5%,中后期融资占比 8.8%,战略投资占比 9.3%。


据 IT 桔子统计,2022 年医疗健康行业超 90% 均为人民币融资,分融资阶段来看,中后期融资阶段,美元融资占比增加,达到 16.9%;成长期美元融资占比 11.2%;医疗健康行业早期融资一般以人民币为主,占比近 95%;战略融资中,人民币占比也高达 93.2%。

2022 年医疗健康领域融资事件最多的地区为上海,超 190+,占比达到 20%。位于上海市的凯莱英生物,在 2022 年 3 月获 23.45 亿战略投资;获 1.6 亿美元 B 轮融资的方拓生物同样也坐落在上海市。
2022 年北京市有 140 家医疗健康公司获得融资,占比 15%,排在上海之后。成立于北京市的维泰瑞隆 Sironax 在今年获 2 亿美元 B 轮融资;华深智药同样位于北京,在今年获 5 亿元 A 轮融资;近期获得 5 亿元 D+轮融资的艺妙神州同样位于北京市。
排在上海和北京之后,医疗健康行业融资较为活跃的地区为苏州,有 115 家公司获得融资,如天康制药获 10 亿元战略融资;多玛医药获 9.5 亿 A 轮融资;颐坤生物获 1 亿美元 B 轮融资。

2022 年 942 起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交易事件中,生物技术和制药、医疗器械及硬件赛道贡献 74.5%。
2022 年新冠肺炎的影响、医疗科技发展以及医药研发人员增加等都使得生物技术和制药赛道在近几年备受关注,而其高投入、高资金缺口以及前景广阔等特点,吸引资本持续关注,重金投入。
据 IT 桔子统计,2022 年医疗健康领域,生物技术和制药赛道合计发生交易 470 起,合计交易金额高达 708 亿。从事件来看,生物技术和制药贡献该领域全年交易事件的 50%,从金额来看,它贡献全年总交易金额的 60%。
除该赛道外,医疗器械及硬件赛道,2022 年发生交易事件 232 起,交易总额 210 亿元;医疗信息化赛道发生交易事件 68 起,交易总额 56.7 亿。
专科服务、寻医诊疗及健康保健赛道,分别发生交易事件 51 起、39 起及 31 起,交易总额分别为 67.2 亿元、48.2 亿元及 14.5 亿元。

据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制药市场。中国制药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约 1943 亿美元增至 2019 年的 2363 亿美元,并预计 2024 年将进一步增至 3226 亿美元,2019 年至 2024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6.4%。作为 2022 年最热门赛道,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融资金额 TOP3 为巨子生物获 6.3 亿美元 Pre-IPO 轮融资;凯莱英生物获 23.45 亿元战略融资;态创生物获数亿美元 A+轮融资。
排在生物技术和制药赛道之后的为医疗器械及硬件领域。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已由 2014 年的 2556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5304 亿元,预计到 2022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 9000 亿元。医疗器械及硬件赛道融资金额 TOP3 为励齿医疗获 1 亿美元 A+轮融资;安序源获近亿美元 B 轮融资;宏桐实业获 5.86 亿战略融资。
医疗信息化赛道同样也是医疗健康领域,2022 年热门融资子赛道。医院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数百个已有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提取及整合,以及建设及开发数据中心及处理平台以进行数据分析及应用,可提高临床研究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质量,更方便进行病人管理。医疗信息化赛道融资金额 TOP3 为圣方医药获 5200 万美元 A 轮融资;蓬涞数据获数亿元 A+轮融资;橄榄枝健康同样也获数亿元 A+轮融资。


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一般需要较高的认知门槛,活跃投资方一般也集中在几家明星资本身上,另外,在医疗健康领域,也有不少专设基金,将投资聚焦在医疗健康领域。

据 IT 桔子统计,2022 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942 起交易事件背后有 2600+投资方,其中活跃投资方 TOP20 被红杉资本中国/红杉种子基金、启明创投、君联资本、元生创投、高瓴、深创投等摘得。排在第一的红杉中国/红杉种子基金 2022 年在医疗健康领域出手 38 次,排在第 20 的深圳高新投 2022 年出手 11 次。具体来看:
红杉中国/红杉种子基金 2022 年在医疗健康领域出手 38 次。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商方拓生物;人工智能驱动药物制剂开发商剂泰医药;创新型体外诊断技术和产品研发商颐坤生物背后都有红杉中国的身影。
启明创投出手 35 次,投资医疗健康公司如肿瘤免疫治疗研发商原能医学;大分子生物药研发商臻格生物;抗体偶联药物研发商宜联生物等。君联资本和元生创投以出手 28 次,排在第三。
高瓴以出手 23 次排在第四,排在之后的为深创投。除此,2022 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活跃投资方还有夏尔巴投资、IDG 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等。


2022 年医疗健康行业重点案例解读

据 IT 桔子统计,2022 年医疗健康行业融资超 10 亿元的公司合计有 10 家。

类人胶原蛋白产品研发商巨子生物为 2022 年获得融资最多的医疗健康公司,为 40.95 亿元;排在之后的为心血管专科连锁集团香港亚洲医疗,其在 2022 年合计获 26 亿元融资,较巨子生物差 14 亿元;凯莱英生物今年获 23.45 亿元,与第二名差距缩小;生物科技服务商态创生物和血液制品与生物制药商泰邦生物在今年均获 19.5 亿元融资。
之后 5 家融资超 10 亿元的医疗健康公司分别为维泰瑞隆、英矽智能、方拓生物、天康制药、微医。2022 年融资金额分别为 13 亿、12.67 亿、10.4 亿、10 亿及 10 亿。


  • 维泰瑞隆

维泰瑞隆是一家新兴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开发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衰老相关退行性疾病的变革性疗法。现研发管线包含多个项目,聚焦于衰老相关退行性疾病的致病机理,包括细胞程序性死亡、神经保护性通路和神经炎症。
截至目前,公司管线共计有 7 个创新项目,包括小分子化学药和大分子生物药。维泰瑞隆进展最快的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1(RIPK1)项目包括多个高度差异化的小分子抑制剂,其中 SIR0365 已经完成两个 1b 期患者临床试验,SIR2446 正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 1a 期临床试验。
一级市场融资方面,成立于 2017 年的维泰瑞隆在第二年 6 月即获种子轮融资,2019 年 9 月又完成 1 亿美元 A 轮融资,淡马锡、Invus、F-Prime Capital Partners、斯道资本 (富达亚洲)、Arch Venture Partners、险峰旗云为参投方。今年维泰瑞隆再获云锋基金、高榕资本领投,淡马锡等跟投的 2 亿美元 B 轮融资。据悉,此轮融资将用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1 (RIPK1) 抑制剂的临床开发,并进一步扩大公司研发规模、拓展研发管线,针对衰老相关退行性疾病开发各项潜在同类最佳/同类第一的候选药物。此轮融资后,维泰瑞隆估值达 16 亿美元,成为独角兽。
  • 方拓生物
方拓生物 2019 年成立,致力于开发创新基因治疗药物,为全球罕见病和慢性病患者提供高质量、可支付的基因治疗产品。今年 7 月,方拓生物完成 1.6 亿美元 B 轮融资,由博裕资本和红杉中国领投,正心谷、史带投资等投资机构参与跟投,原股东奥博资本、泓元资本继续加持。投后估值 12.8 亿美元,晋升为独角兽。
目前,方拓生物首个创新产品 FT-001 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临床试验许可,并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申请的受理。FT-001 是一款针对 RPE65 基因变异导致的遗传性视网膜病的重组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药物,该疾病表现为幼年发病,视力逐步丧失甚至失明,目前在中国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与此同时,方拓生物开发的其他多款基因治疗药物也已经开始准备申请临床研究。
  • ClinChoice 昆翎
ClinChoice 昆翎 于 2007 年在天津创建成立,成立至今,ClinChoice 昆翎通过自身有机增长和战略并购,在全球拥有超过 3,500 位临床研发的专业人员,遍布国内外医药研发的热点城市和地区,其专业服务领域包括:临床运营、项目管理、生物统计、数据管理、统计编程、注册事务、医学事务、可行性研究、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临床安全管理、临床试验现场管理、天然药/中医药及临床 I 期服务等。

成立当年,ClinChoice 昆翎即获种子轮融资,之后的 2008 年和 2009 年,ClinChoice 昆翎又先后完成天使轮和 A 轮融资。再之后便是到 2015 年,ClinChoice 昆翎获数千万美元 B 轮融资,元生创投投资。第二年,ClinChoice 昆翎再获数千万美元 C 轮融资,杏泽资本、元生创投参投。又是三年的资本沉寂,只到 2019 年,ClinChoice 昆翎才又获 6200 万美元 D 轮融资,本轮融资引入高盛(中国)、礼来亚洲基金为投资方,今年,君联资本、夏尔巴投资、礼来亚洲基金、杏泽资本、元禾原点、泰康保险合计以 1.5 亿美元投资 ClinChoice 昆翎 E 轮融资,投后估值 12 亿美元,成为独角兽,据悉本轮融资将致力于中国以及海外持续扩张、创新业务发展以及兼并收购。
  • 臻格生物
臻格生物提供从临床前研究到商业化生产一站式 CDMO 服务和定制化细胞培养基研发及生产,助推国内外药企的大分子生物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臻格生物的核心业务为大分子生物药 CDMO 服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基开发及生产、分析检测服务、生物偶联药物 CDMO 服务、质量及注册服务等。
迄今为止,臻格生物已为 100 多家生物制药和生物科技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并完成了 150 多个项目,其中包括细胞株开发、新药临床试验 (IND) 申报和大规模临床阶段生产合同。


今年年初,臻格生物完成 1 亿美元 C 轮融资,高盛、启明创投、IDG 资本等参投,投后估值 10 亿美元。今年 8 月,臻格生物再获 1 亿元 C+轮融资,为 C 轮融资补充,又引入浦东科创、海望资本、国药中金等资本。臻格生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建新表示,C 轮资金将用于强化研发,建设多条 15,000L 生产线,让臻格生物能够提供成本效益更高的优质解决方案,满足现有客户和新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投资人对医疗健康赛道的投资观点

医疗赛道挤泡沫,迎来「医疗+X」时代。在科技交叉越来越频繁的当下,AI 和自动化已经成为了底层的「数字基建」,跟各领域的技术交叉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创新突破。而传统的医疗大健康赛道也在两大平台技术的推动下迎来创新拐点,迎来「医疗+X」的落地爆发时代。

创新工场 CEO 李开复

 「AI+」智能领域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智能产品和应用场景,AI 与居家生活的结合已经越来越紧密。此外,服务型人工智能领域的交互体验有望得到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这一特定场景下也会衍生出很多定制化的、对环境感知要求更灵敏的 AI 产品。「『AI+医疗』带来了诸多可能性,让老百姓解决看病难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也激发投身医疗人工智能的创业者和研究者前赴后继,可以预见这是未来人工智能在应用层面的重要方向。另外,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领域也出现新的曙光,无论是新靶点的发现,还是在晶体、制剂领域的应用。未来,AI 能力是每一家大药企必须具备的。

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合伙人 沈南鹏

即便没有疫情,对医疗投资热情的共识也会逐渐形成。紫牛基金作为一家早期投资机构,早已在共识达成之前的阶段出手。2017 年,紫牛基金开始投资医疗,每年的医疗投资项目大概占据 1/3。去年,紫牛更是联合医疗上市公司成立了医疗专项基金,俞波担任该板块负责人。因此,在紫牛前两支综合基金医疗投资的实践基础上,紫牛迈出了医疗专项基金的第一步。俞波透露,紫牛基金已投资约 10 家公司,超过 85% 的项目完成新一轮融资,超过 50% 的项目已经完成多轮融资。而在紫牛基金重点关注的基层医疗场景下,俞波判断中国近百万的基层医疗机构将会在未来 3-5 年之内释放大量的基层首诊与分级诊疗的需求。

紫牛基金投资总监 俞波

在数字化医疗的大环境下,真正能够重构中国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三大触点是触达、效率、支付。针对如何提高触达效率,杨瑞荣表示要以患者为中心,打通整个产业链,把产业链缩短,从供给方的驱动变成消费者和病人的驱动,把整个国家、社保、商保、器械公司、药厂、慈善机构全部聚集在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抓到患者。

远毅资本合伙人 杨瑞荣


推荐阅读


↓↓↓ 看更多深度文章,关注IT桔子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